喝茶,是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,從對茶的色香味形的品味,慢慢進入茶的內(nèi)核,領(lǐng)悟茶之精神。
茶水對人的滋養(yǎng),從口舌到周身,到人的精神世界。
茶之所以如此迷人,也正是在于其深刻的內(nèi)涵。
茶樹對生長地沒有特別要求,不論土質(zhì)肥沃與貧瘠,哪怕是在荒山上瓦礫堆里,都能活下來并成長起來。
酷暑也好,嚴寒也罷,都能盡情地吸納天地之精華,年復一年,四季常青,既綠化環(huán)境又凈化空氣。
它求之甚少,付出很多,葉兒采了又發(fā),循環(huán)往復,一直到生命的終結(jié)。
從采摘到制成飲品,茶葉飽受煎熬,卻把清新美味無私地奉獻給喝茶人。
相傳2000多年前,甘露寺禪師吳理真“攜靈茗之種”,在四川蒙頂山五峰之中的最高峰上清峰里,栽下了七株茶樹。
它“高不盈尺,不生不滅,迥異尋?!保缓笕俗u為“仙茶”,至今仍存,可謂是孤潔無欲的典范。
古人說,茶性儉。
若用茶蘊含的這一“儉”的特性,來隱喻人之修身養(yǎng)性的道理,那就是做人要追求簡樸的生活,淡泊似茶。
道教典籍說,專精積神不與物雜,謂之清;反神服氣安而不動,謂之靜。
道家認為,欲做到清靜就須“目無所見,耳無所聽,心無所知”。
茶樹在生長過程中,清神靜心,順應四時,默默然與世無爭。
當飲者悠悠然地品茶時,凝神靜氣之后,就會猶如進入了一個寧靜而又浩瀚無垠的宇宙世界般,感到無比舒心暢快。
正所謂“欲達茶道通玄境,除卻靜字無妙法”。
茶,遇水舍己成茶飲后,不僅使人解了渴,還獲得了營養(yǎng),其幽雅的芳香更是沁人心脾。
當我們透過玻璃茶杯,看茶葉在沸水中的變化情景時,就像在觀賞一幅活的山水畫一樣,是一種美好的享受。
即便你原先有郁悶的心情,此刻也會化為無形而愉悅起來。
在茶室里,不同階層的喝茶之人沒有貴賤之分。
賓主促膝而談,相互尊敬,大家都把心交給茶,人茶交融,茶我如一。
都說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。而茶清如露,卻醇厚甘美,品后唇齒留香,滋養(yǎng)了人。
來源:莫道茶事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